五月的阳光洒满大地,翘首以盼的“五一”小长假即将开启。无论是返乡团聚、结伴旅行,还是宅校休整,安全始终是享受假期的第一准则。为了让每一位同学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远离隐患,人工智能学院(大数据产业学院)梳理了一份涵盖生活、出行、饮食与网络的全方位安全锦囊,从细微处着手,为你的假期保驾护航。
放假时间:5月1日(周四)-5月5日(周一)
返校时间:5月5日(周一)
上课时间:5月6日(周二)
一、宿舍管理:离校与留校的双向守护
离校前:不留隐患,安心出发
1.卫生清理:彻底清扫宿舍,尤其是食物残渣和湿垃圾,避免假期滋生蚊虫或霉菌。关闭门窗前,可放置防潮袋或除湿盒,保持环境干燥。
2.断电检查:拔掉所有电器插头(如充电器、台灯),关闭电源总闸,杜绝漏电、短路引发的火灾风险。
3.贵重物品:证件、现金、电子产品等务必随身携带,或锁入柜中并贴上封条,降低失窃风险。
留校时:严守规则,细节为盾
1.禁用违规电器:严禁使用电煮锅、电热毯等大功率设备,插线板远离床铺和易燃物,避免“小疏忽”酿成“大麻烦”。
2.门窗管理:短暂离开宿舍也需随手锁门,夜间休息时反锁房门,谨防陌生人尾随。
3.应急联络:熟记宿管电话和校园报警热线,遇水管破裂、停电等突发情况,第一时间求助。
二、出行防护:规则为纲,警惕为盾
1.步行与骑行:过马路时放下手机,注意观察信号灯与车辆动向,避免戴耳机分散注意力。骑行电动车需佩戴头盔,不逆行、不载人。
2.乘车选择:拒绝“黑车”和超载车辆,优先乘坐公交、地铁或正规平台网约车。长途出行时,提前查询车次信息,避免误车滞留。
三、饮食健康:源头把关,预防为先
1.选择餐厅时,优先查看店内卫生评级和营业执照,避开无证摊贩。
2.点餐时要求菜品彻底煮熟,海鲜类食物需确保新鲜,避免生食或半生食。
3.购买包装食品时,注意检查封口是否完整、标签信息是否清晰,警惕“临期促销”陷阱。
4.果蔬类需用清水浸泡10分钟以上,去除农药残留,砧板、刀具做到生熟分开。
四、网络防骗:信息时代的安全必修课
1.商场、酒店等场所的免费Wi-Fi可能存在钓鱼风险,避免进行转账、登录账号等操作。
2.使用移动数据或自备便携路由器,为手机、电脑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。
3.对“刷单返现”“扫码领红包”“低价代购”等诱惑保持清醒,牢记“没有免费的午餐”。
4.社交平台避免晒出车票、身份证、住宿地址等敏感信息,关闭“附近的人”“位置共享”功能。
五、旅游安全:文明与警惕同行
1.避开未开发的“网红野景点”,优先选择设施完善、救援体系健全的正规景区。
2.拍照时注意脚下安全,不跨越护栏、不靠近悬崖边缘,遵守景区警示标识。
3.随身携带创可贴、碘伏棉签、防暑药等急救用品,山区活动备好驱蚊喷雾和防风外套。
4.提前查询目的地天气,遇暴雨、雷电等极端天气时立即中止行程,寻找安全场所躲避。
假期是放松身心的黄金时段,但安全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。从关闭宿舍电源的一瞬间,到旅途中对陌生链接的一次警惕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守护平安的关键。最后,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,期待同学们平安返校。